编写人员基本情况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7-07 [来源]: [浏览次数]:

三、编写人员情况

主编姓名

解淑英

性别

政治面貌

共产党员

国籍

中国

工作单位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职务

教务处科研科科长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职称

教授

专业领域

机电一体化技术

电话

15853586020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2021.11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指导教师,教育部等

2.2021.09 第七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教育厅

3.2021.08 中国机电职业教育教学名师,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

4.2024.10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山东省教育厅

5.2020.12 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精品课程,负责人,山东省教育厅

6.2021.03山东省社区教育优秀课程资源,负责人,山东省教育厅

7.2020.12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教育厅

8.2020.12 山东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优质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教育厅

9.2018.10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

10.2023.11 山东省科普专家工作室,山东省科技厅

11.2014.07 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

12.2020.12山东省自动化学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省自动化学会

13.2020.12山东省第三批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负责人,山东省教育厅

主要教学、行业工作经历

先后承担《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7门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的教学工作,建设省级精品课程5门。

先后在烟台万众自动化控制有限公司、山东龙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挂职锻炼,建设教学案例29个,赴潍坊智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金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调研,建立了3个教师工作站和5个教师实践基地签订了3项技术服务合同,为企业创收200余万元。

教材编写经历和主要成果

出版教材6部:

1.2013年,《可编程控制器应用项目化教程》,主编,航空工业出版社

2.2016年,《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副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2017年,《特种加工技术》,副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4.2018年,《计算机绘图(机械图样)——AutoCAD 2012》,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5.2020年,《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副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6.2021年,《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主要研究成果

1.2010.01 “高性能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2014.07 “高职PLC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获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3.2014.09 “一种经济的水渠管道建设策略”获山东省统计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

4.2015.11 《“电动机连动控制——线路分析与安装”单元设计及应用》2015年全国优质教育成果一等奖

5.2018.10“基于自适应逆控制的汽车自动巡航控制系统的研究”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三等奖

6.2020.12“基于规模化禽畜养殖的配料称重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7.2019.12山东省职工教育与职业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8.2020.12“PLC课程“2+1’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获山东省自动化学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本教材编写分工及主要贡献

负责教材的组织、撰写、统稿、定稿等整体设计和调度工作。

1.根据教育部《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制定教学编写计划和实施方案。

2.组织参编人员讨论教材整体框架、构思及版式设计。

3.对接工业机器人技术企业,落实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在教材内容中的有效融入。

3.负责项目一“走进工业机器人的世界”和项目二“工业机器人的启动和关闭”的编写。

4.负责全书统稿、定稿,及时与出版社沟通修改,准确把握全书的政治立场和学术导向。

主编姓名

王德兰

性别

政治面貌

共产党员

国籍

中国

工作单位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职务

教研室主任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专业领域

工业机器人技术

电话

13465542637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2024.10 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智能制造虚拟仿真竞赛—仪器仪表技术与DCS系统运行调试(职工组)一等奖,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自动化学会

2.2023.12 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华中数控杯”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职业技能竞赛(职工组)一等奖,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自动化学会

3.2023.10 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

4.2022.8 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教育厅

5.2020.10山东省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教师创新创业指导大赛一等奖,山东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山东省教育厅

6.2019.01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教师组)“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与集成技术”一等奖,山东省教育厅

主要教学、行业工作经历

2012.07-2017.07,就职于欧瑞传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研发工程师,负责绝对值伺服驱动器的研发。

2017.09-至今,就职于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担任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带头人,从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教学工作,主讲《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等课程。

先后在上海昱牧自动化有限公司、烟台安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挂职锻炼,为区域企业解决技术问题6余项、创收50余万元。负责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的建设和运行,负责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一带一路未来基地建设等工作。

教材编写经历和主要成果

1.2020年出版教材《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副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2021年出版教材《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3.2023年,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系列教材《PowerMill数控加工编程理实一体化项目教程》,参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主要研究成果

1.2019.12山东省职工教育与职业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2020.12山东省职工与职业教育重点课题研究三等奖

3.2021.10授权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加工的粉尘收集装置》

2021.12授权发明专利《焊接机器人工具中心点调整辅助装置》

4.2022.02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基于TRIZ 的割草机器人功能设计方法研究》

5.2023.12发表EI论文《Design of an Automatic Battery Swapping Station for Electric Vehicles》

本教材编写分工及主要贡献

1.参与制定教材整体框架、构思及版式设计。

2.对接1+X工业机器人职业技能标准与考核内容,落实“课证

融通”在教材内容中的有效体现。

3.负责项目四“工业机器人的手动运行”内容的编写。

4.负责项目五“工业机器人I/0通信设置”内容的校验。

5.负责全书视频资源的整体规划、分配及录制。

主编姓名

张得龙

性别

政治面貌

共产党员

国籍

中国

工作单位

潍坊科技学院

职务

机器人工程系主任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专业领域

智能控制

电话

18866189599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2021年11月指导山东省大学生机械CAD制图技能大赛获山东省教育厅二等奖

2.2019年11月指导第十七届山东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物联网大赛获山东省教育厅二等奖

3.2019年10月指导第六届山东省大学生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大赛获山东省教育厅二等奖

4.2017年6月指导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获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三等奖、(北方赛区)一等奖

5.2017年8月指导山东省大学生智能控制大赛获山东省教育厅一等奖

6.2017年8月指导山东省大学生智能控制大赛获山东省教育厅优秀指导教师

7.2016年5月指导第十三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获山东省教育厅三等奖3项

主要教学、行业工作经历

先后承担《PLC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教学,参与建设省一流课程2门;主持申报山东省优势特色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申报机器人工程专业;主持修订电子信息、机器人工程、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培养方案,申报建设SolidWorks重点实验室。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SCI、EI收录5篇,主持完成市厅级重点课题3项,校级重点课题项目3项。在山东潍科建设集团、圣道农业产业集团等企业挂职锻炼,主持横向课题2项,经费60余万元。

教材编写经历和主要成果

1.2019年《模拟电子技术》,副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2021年《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主要研究成果

1.课题

(1)2013年,太阳能供电的温室参数无线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潍坊科技学院自然科学项目

(2)2014年,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平台运营管理模式与政策配套研究,山东省软科学重点项目

(3)2015年,潍坊市电动出租汽车充电站布局规划研究,潍坊市软科学重点项目

(4)2016年,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抄表与监控系统的研究,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

(5)2020年,虚拟仿真技术在电气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校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

(6)2022年,面向工程创新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定向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7)2023年,智能制造类专业“理+实”金师培训项目研究,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8)2024年,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工科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研究,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9)2025年,数字技术驱动潍坊银发文旅适老化转型的协同机制研究,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软科学)项目

2.论文

(1)Three Dimension Face Recognition based on GaborTransformation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Journal ofApplie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9年3月,EI收录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温室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5上

(2)改进PSO算法的物流配送路径规划方法,商洛学院学报,2024年12月

(3)基于BPNN-PID的温度优化控制,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年4月

3.软件著作权

(1)机器人智能化控制系统V1.0,2019年7月

(2)机器人喷涂生产控制系统,2020年8月

(3)改进PSO的机器人智能路径规划系统,2025年1月

本教材编写分工及主要贡献

1.参与制定教材整体框架、构思及版式设计。

2.对接企业岗位职业标准,落实“课程思政”在教材内容中的有效体现。

3.负责项目三“示教器操作环境的基本配置”的编写。

4.参与全书统稿、定稿,准确把握全书的政治立场和学术导向。

副主编姓名

崔亚男

性别

政治面貌

共产党员

国籍

中国

工作单位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职务

机电工程系教学科

副科长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专业领域

工业机器人技术

电话

15063888890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2025.1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技术”赛项三等奖指导教师,山东省教育厅

2.2024.10 山东省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

3.2022.8 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教育厅

4.2021.11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指导教师,教育部等

5.2021.09 第七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指导教师,山东省教育厅

6.2021.08 山东省高校辅导员2020年度优秀工作案例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

7.2020.10 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山东省教育厅

8.2019.12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

9.2019.10 第三届山东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教师创新创业指导大赛一等奖,山东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10.2019.06 山东省第六届“超星杯”高校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山东省教育厅

11.2018.05 山东省第四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

主要教学、行业工作经历

自2017年9月至今,担任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教师。主讲《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课程,编写教材4部,发表核心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在山东省“青教赛”、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等教学比赛中荣获省级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获奖多项。

利用寒暑假,先后在烟台环球机床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安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参加挂职锻炼,切实提升个人双师素质综合能力。

教材编写经历和主要成果

1.2020年,《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副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2020年,《筑梦新时代 青春砥砺行》,参编,中国言实出版社

3.2021年,《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副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4.2025年,《液压与气压传动项目教程》,副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主要研究成果

1.2022.8《智能制造专业群“五方联动、四维融合、三级递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荣获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2021.08授权发明专利《一种适应多管径的机械加工夹具》

3.2021.05授权发明专利《一种打磨机器人打磨装置》

4.2020.03发表科技核心论文《成型压力对PES树脂材料力学性

能的影响》

5.2019.12《初探“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对高职青年教师教

学能力的影响一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荣获山东省教

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本教材编写分工及主要贡献

1.负责项目五“工业机器人I/0通信设置”内容编写、校验及

视频资源的录制。

2.负责项目二“工业机器人的启动和关闭”和项目三“示教器

操作环境的基本配置”内容的校验。

3.参与讨论教材整体框架、构思及版式设计。

4.联系校内外专家及企业专家,撰写教材推荐意见。

副主编姓名

辛海明

性别

政治面貌

共产党员

国籍

中国

工作单位

潍坊职业学院

职务

智能制造技术教研室主任/磁悬浮动力装备山东省高等学校未来技术工程中心主任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专业领域

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

电话

18366367075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2020.12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教育部等13部委

2.2022.12 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技能竞赛(职工组)创新创效竞赛银奖,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3.2024.12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山东省省委组织部、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4.2024.09 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教育厅

5.2023.08 中国机电职业教育教学名师,中国机电一体化应用技

术协会

6.2024.06 山东省职业教育青年技能名师,山东省教育厅

7.2023.08 山东省师德宣讲团成员,山东省教育厅

8.2022.09 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山东省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教育厅

9.2022.04 山东青年五四奖章,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青年联合会

主要教学、行业工作经历

先后承担《机械制图》《工业机器人技术》《无人机飞行原理》《无人机实训》《工程力学》等6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工程力学》省级在线精品课程,主持国家专创融合金课1门。

先后在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歌尔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实习锻炼,为区域企业解决技术问题20余项,横向到款额40余万元,负责潍坊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国家教师实践流动站的建设和运行,负责一带一路未来基地建设等工作,还牵头承办了山东省大学生装备制造业创新大赛。

教材编写经历和主要成果

主编的《工业机器人技术》,立项“走出去”职业教育汉语课程资源建设,与歌尔、山东天瑞编写校企合作课程3门,院级活页式教材1本。

主要研究成果

1.山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

2.山东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大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

3.山东省智能制造(工业 4.0)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4.山东省循环经济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

5.授权国家专利52项(发明6项),发表教科研论文31篇(SCI/EI检索6篇)

6.潍坊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本教材编写分工及主要贡献

1.负责项目六“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示教编程与调试”6.1、6.2、6.3内容的编写与校验。

2.负责项目一“工业机器人的启动和关闭”和项目三“示教器

操作环境的基本配置”内容的校验。

3.参与讨论教材整体框架、构思及版式设计。

副主编姓名

于瑛瑛

性别

政治面貌

共产党员

国籍

中国

工作单位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职务

教师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专业领域

机电一体化技术

电话

13562549332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2025.01 2024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二十八届教师活动)标杆作品,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

2.2023.12 2023年度课程思政研课会一等奖,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3.2023.09 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

4.2022.11 山东省国家安全教育优质课例二等奖,山东省教育厅

5.2020.10 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山东省教育厅

6.2019.12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

7.2019.12 “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赛项二等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8.2019.06 山东省第六届“超星杯”高校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山东省教育厅

9.2018.05 第二届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微课大赛高职组一等奖,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10.2013.08首届全省高等学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山东省教育厅

主要教学、行业工作经历

2014.09-2019.07 任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负责人。

2019.09-至今 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负责人。

先后承担《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等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的教学工作。

利用寒暑假时间先后在烟台万众自动化控制有限公司、烟台环球机床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烟台泰昌数控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挂职锻炼,和企业合作开发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2门,编写教材5部。

教材编写经历和主要成果

1.2013年《机械零部件工艺制定》,副主编,航空工业出版社

2.2015年《液压与气压传动项目教程》,主编,航空工业出版社

3.2017年《特种加工技术》,副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4.2020年《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5.2021年《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副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6.2025年《液压与气动技术项目化教程》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主要研究成果

1.2020.12 山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2019.12 《初探“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对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荣获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3.2017-2018 年度山东省职工教育与职业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4.2014年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研究课题三等奖

本教材编写分工及主要贡献

1.负责项目六“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示教编程与调试”6.4、6.5、6.内容的编写与校验。

2.参与讨论教材整体框架、构思及版式设计。

3.联系校内外专家及企业专家,撰写教材推荐意见。

副主编姓名

权爱娟

性别

政治面貌

共产党员

国籍

中国

工作单位

上海电机学院附属科技学校

(上海市临港科技学校)

职务

教师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职称

讲师

专业领域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电话

18596152059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主要教学、行业工作经历

2015.8-2016.8 在烟台鑫海矿山机械有限公司从事矿山机械设备设计与研发工作。

2016.9-2019.7 在烟台船舶工业学校承担《PLC基础及应用 》《电机与电气控制 》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

2019.9-2023.7 在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担任机电工程系教师,主讲《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等课程。

2023.9-至今在上海电机学院附属科技学校(上海市临港科技学校)担任教师,主讲《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等课程。

利用寒暑假,先后在烟台环球机床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烟台泰昌数控机械有限公司、烟台佳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惠脉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企业参加挂职锻炼,切实提升个人双师素质。

教材编写经历和主要成果

2021年,《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副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主要研究成果

1.2020.11发表论文《虚拟仪器技术在机电工业自动化进程中的作用》

2.2020.12获得山东省职工与职业教育重点课题研究三等奖

3.2025.6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课改课题《中职教师人工智能教学应用能力提升路径研究》立项

本教材编写分工及主要贡献

1.负责项目七“工业机器人的高级示教编程与调试”内容的编写校验和项目七视频资源的录制。

2.参与讨论教材整体框架、构思及版式设计。

3.联系校内外专家及企业专家,撰写教材推荐意见。

参编姓名

刘凤景

性别

政治面貌

共产党员

国籍

中国

工作单位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职务

机电工程系教学科科长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专业领域

机械工程

电话

15192293006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主持《模具CAD/CAM技术》课程,2018年10月获批山东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

2.2016年12月份入围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培养计划;

3.2018年9月参加省教学能力比赛《图形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获省级二等奖。

4.2020年12月获烟台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主要教学、行业工作经历

1.2009.08-2016.05,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担任专业教师;

2.2016.06-2019.12,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数控教研室主任;

3.2020.01-至今,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教学科科长。

4.从工作至今,积极利用寒暑假期间积极参加实践锻炼,参与企业技术攻关,熟知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企业的需求,积极为地方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并针对当地产业结构的人才需求,积极进行专业和教学改革,以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要。

教材编写经历和主要成果

1.2017.8,《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2013.9,《机械零部件数控加工技术》,主编,航空工业出版社。

3.2020.09,《机械制图》,副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4.2021.07,《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理性反思与实践路向》,专著,第1主编。

主要研究成果

1. 2021年省教改一般资助项目“智能+虚实结合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放共享模式研究与实践”,主持人;

2.2019年省教改重点资助项目“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以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例”,第2位;

3.2017年省教改项目“互联网+”时代四维三化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第2位;

4.2018年省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高职品牌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一一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专业群”为例,主持人;

5.《互联网+四维三化校内生效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山东省职工教育与职业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本教材编写分工及主要贡献

1.参与讨论教材整体框架、构思及版式设计。

2.负责全书任务点视频资源的后期合成与制作。

3.联系校内外专家及企业专家,撰写教材推荐意见。

参编姓名

张静

性别

政治面貌

共产党员

国籍

中国

工作单位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职务

教师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专业领域

机械设计制造

电话

13406570968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2018年,荣获山东省第五届超星杯青年教师课堂大赛一等奖,山东省教育厅

2.2020年,荣获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山东省教育厅

主要教学、行业工作经历

1.教学经历。2007年毕业于烟台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从教学与研究工作,教授《机械基础》《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机床》《电工电子》等专业课程。

2.行业实践经历。2019.01-2019.02,烟台市誉野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从事数控操作、工艺、编程工作;2019.07-2019.08,烟台环球数控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数控操作、工艺、编程工作;2020.07-2020.09,山东龙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从事产品设计工作。

教材编写经历和主要成果

1.《机械零部件工艺制定》主编,航空工业出版社,2013年9月

2.《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

主要研究成果

1.《坐标平移和旋转在数控铣削中的应用》《煤矿机械》2013.01

2.《非负二元函数最大值求解的复变函数法》《机械强度》2018.6

3.《调和函数理论在二维优化问题中的应用》《机械强度》2018.6

本教材编写分工及主要贡献

1.负责项目八“工业机器人的日常维护”8.1、8.2内容的编写

与校验。

2.负责项目四“工业机器人的手动运行”内容的校验。

参编姓名

吴海艳

性别

政治面貌

群众

国籍

中国

工作单位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职务

教师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专业领域

机机械设计及理论

电话

13793524372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2020年08月获山东省第七届“超星杯”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

2.2019年04月获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微课大赛三等奖。

主要教学、行业工作经历

1.教学经历。2008年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于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毕业后从事机械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教授的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等专业课程。

2.行业实践经历。任职以来,为了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每年至少会去专业对口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两个月。先后在烟台嘉华车辆部件有限公司、烟台环球数控科技有限公司、烟台三泓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实践,主要从事夹具、模具设计,工艺制定等工作。

教材编写经历和主要成果

1.教材编写。主编山东省高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配套教材《机械零部件设计基础》;主编高等职业院校“十四五”课程改革优秀成果规划教材《机械设计基础》;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参编“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

2.主要课程成果。主讲《机械零部件设计基础》山东省教育厅精品课程;主讲《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主讲《机电设备可编程控制》《机械零部件识图与绘制》两门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院级资源共享课;主讲《机械设计基础》,山东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主要研究成果

1.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1篇中文核心

2.主持和参与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基于自适应逆控制的汽车自动巡航控制系统的研究》被评为2018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

3.主持和参与教育教学课题项目6项

4.实用新型专利2项

5.参加教学类比赛,荣获山东省第七届“超星杯”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烟台市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微课大赛三等奖

6.指导学生参加山东省大学生装备制造业创新大赛、机械 CAD制图大赛等获奖十余项

本教材编写分工及主要贡献

1.负责教材任务点与1+X工业机器人职业技能标准的对接与核

验。

2.编写大纲样章,制定编写体例和编写规范及排版样式等。

3.教材排版编辑,校对。

参编姓名

曹伟

性别

政治面貌

共产党员

国籍

中国

工作单位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职务

教师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专业领域

机电一体化技术

电话

13465539680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2024年山东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电工电子技术》负责人

2.2022年参与山东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建设

3.2019.04 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微课大赛三等奖

4.2018年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模具CAD/CAM技术》负责人

5.2017年参与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机械零部件数控加工技术》的建设

6.2018年山东省品牌专业群整车与零部件生产专业群中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负责人

7.2015年参与山东省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8.2014.08 山东省第二届高职院校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

主要教学、行业工作经历

先后承担了《特种加工技术》《CAM数控加工技术》《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等多门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中认真细致,不断创新,深受学生喜爱和好评。

每年利用寒暑假到烟台霍富汽车锁有限公司、烟台开发区万众自动化控制有限公司、烟台环球数控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向企业专家和骨干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素养,并积极参与企业技术难题攻关。

教材编写经历和主要成果

1.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液压与气压传动项目教程》副主编,航空工业出版社

2.2017年,高等职业院校“十三五”课程改革优秀成果规划教材《特种加工技术》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3.2020年,高职高专三教改革成果系列精品教材《电工电子技术》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4.2021年,高等职业院校“十三五”课程改革优秀成果规划教材《特种加工技术》(第2版)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5.2023年,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系列教材《PowerMill数控加工编程理实一体化项目教程》,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主要研究成果

1.2023.12,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扩招背景下“五方协同、课证融通、分类施教、灵活学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2017.12,“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对接的探索与实践”获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课题研究三等奖;

3.2018.10,“职业教育视野下的人工智能未来工厂制造类人才转型培育研究”获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4.2019.12,“特种加工技术”获山东省职工教育与职业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5.2020.12,“基于“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工业机器人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研究”获山东省职工与职业教育重点课题研究三等奖。

本教材编写分工及主要贡献

1.负责项目八“工业机器人的日常维护”8.3、8.4内容的编写

与校验。

2.参与教材整体内容及格式的修改完善和统稿。

3.编写大纲样章,制定编写体例和编写规范及排版样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