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科技日报报道,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材料——超弹性抗疲劳碳纳米纤维气凝胶。而新材料的研发也运用了一种新型工艺,它同样是由中国科学家发展而来的,是利用无机盐对细菌纤维素进行热解化学调控方法,实现了大规模合成、形态保留的碳化新工艺。那么这种材料到底有何优点,为什么说它能够运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呢?
据知,气凝胶是材料领域的“一朵奇葩”,虽然其以固体物质形态存在,但却可以做到密度比空气还要小,拥有高弹性、强吸附等性能,应用前景广阔,运用于航空航天方面也非常合适。就拿一直令美国航天科学家头疼的问题来说吧,我们都知道,想要登上月球或是火星,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需要克服的困难就是“灰尘”问题,其微小的“身躯”对于机器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而气凝胶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可以用作新型气体的过滤,十分高效。
同时,气凝胶最大的优点就是轻,曾作为“世界上最轻的固体”被列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看似脆弱不堪,实则非常坚固耐用,甚至能够承受相当于自身质量几千倍的压力。并且其隔热性能十分强大,据知,它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居然达到了1400摄氏度,因此,被俄罗斯和美国运用于空间站与航天探测器的隔热材料方面。当然中国也毫不落后,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开发出多种性能更加优秀的气凝胶材料。
据报道,此前中国科学家就曾不辞辛劳地研发出了一种新型材料,二氧化硅气凝胶,被称作航天隔热的“神器”,由于其拥有各种各样的特殊性能,使得其先后共荣获15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据科学家介绍,材料的“神功”来源于“一招一式、踏踏实实的修炼”,最终才得以完成。而此次的新型气凝胶拥有了更多优秀的性能,中国科学家一次次地取得了突破。
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
不像低密度的聚合物泡沫,遇高温容易发生弹性退化问题,且在反复使用后容易产生疲劳而导致功能下降,这一次的新型超弹性抗疲劳碳纳米纤维气凝胶,拥有热稳定性的同时,还具有了超弹性和抗疲劳性等性能,对于机械缓冲、能量阻尼、软机器人和航天太阳能电池等许多领域来说,都是十分理想的材料。并且其可以实现宏量制备,更适应了未来大量发展航空航天的前景。如此看来,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必将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