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7-07 [来源]: [浏览次数]:

教材对接标准和产业链,锚向真实岗位,对标生产环节,岗课赛证高度融合,融入新技术,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组织形式,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将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知识和技能分为8个项目、26个任务,构建了“基础-核心-拓展”三层递进式结构体系。项目1至3为基础层,聚焦工业机器人安全规范与基础操作,通过国家安全生产标准解读、紧急停机流程仿真训练等6个任务,筑牢职业素养根基;项目4至6为核心层,对接工业机器人搬运、码垛、装配、喷涂等典型工作任务,形成12个渐进式任务链,注重强化I/O通信与编程调试等能力;项目7至8为拓展层,引入工业机器人高级示教与编程案例,融入MES数据交互等前沿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系统思维。

教材内容编排科学合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接IRB120型工业机器人典型工作场景,构建了“岗课赛证融合、技能素养并进”的内容体系技术能力主线遵循“设备认知→示教编程→离线仿真→综合应用”技能成长规律,从示教器基础操作延伸到高级编程,融入“1+X”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证书考核要点及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规程职业素养暗线通过“思政资源库”等配套资源,将工匠精神、安全生产、创新思维等思政元素有机嵌入技术教学,实现德技并修。每个项目开始设有“项目导入”和“项目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重点。每个任务以“任务引入→新知学习→任务实施→任务巩固→习题测试”五步闭环设计,“任务引入”部分借助实际工作场景或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新知学习”部分系统讲解完成该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包含详细的操作步骤,关键知识点配有图示说明(如机器人结构、操作界面等),重要操作步骤配有示意图,便于学生理解和模仿;“任务实施”部分详细列出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任务巩固”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和整理;“习题测试”为学生提供了巩固和拓展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材版式设计美观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图文并茂,充分考虑了职业院校学生的使用习惯,通过合理的版式设计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章节标题设计醒目,便于查找。在任务实施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图表、照片和示意图,将复杂的编程步骤和操作过程直观地展示出来,操作指引明确,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配套资源二维码位置明显,学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的在线资源和拓展学习内容,增强了教材的互动性趣味性,实现“纸质教材+数字资源+在线平台”三位一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