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特色创新
教材特色创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材建设 >>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 >> 教材特色创新

(1)基于“1+X”教学需求,贯穿“证融通”理念

教材内容对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锚定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领域人才培养岗位和职业目标需求,融入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等职业技能大赛评分标准,对标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职业技能初/中级“1+X”证书、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职业技能中级“1+X”证书职业技能标准,设计基础→核心→提升的递进式内容体系,分层构建“七段式”能力进阶项目学习与实施过程,为学生达成“专业素养+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技能竞赛高维发展”的成长模式提供支持。

(2)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任务

在每个项目的任务目标里都融入了课程思政要求,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爱国主义、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等内容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从机器人的发展史,到航母舰焊接、机器人领域科学家孙立宁事迹等精神传承,到智能机器人对制造业带来的自动化变革,到机器与人的和谐相处等,强化工匠精神与安全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用先进技术引领现代制造变革,用自主创新驱动智造大国发展”的理想目标,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地实施。

(3)活页形式,模块化设计,配套任务工单带入工作情境

创新采用“活页式+融媒体式”形式,以“信息化+课证融通+课程思政+任务工单”一体化模式组织内容。按照“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开发思路,结合岗位群技能需求,模块化设计教学内容,项目化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工单活页提交任务成果,每项任务附带“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三个维度的评价清单,考核安全规程、劳动纪律、任务达成、集体意识等职业技能和素质目标,贴近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4)配套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打破学习时间和地域限制

依托省级在线精品课程,本书配套大量视频、仿真动画、图片、文本类数字资源,涵盖了主要技能点的强化和相关知识点的拓展内容,主要技能点和知识点处配有二维码,可随时随地扫码查看,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配套课程是精品在线课,建有针对师生两个主体的数字素材,如教学设计、引导文、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学习指南、微课、动画等学习资源,以及为社会学习者提供的工业案例、工种包、培训包等参考资源,在超星泛雅平台开设了线上课程,学习通开设班课,服务线上线下学习,满足教师课前课后开展教学、学生自学拓展以及社会学习者自我提升需求,拓宽了教育受众的社会覆盖面。